伍博深:医疗普惠,健康中国

伍博深(Anthony Boshen Wu)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后赴英国牛津大学化学系深造并获得优等博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MBA项目。曾先后就职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阿斯利康中国。MBA就读期间曾于济峰资本和腾讯公司进行医疗投资实习。现就职于初创公司腾盛博药,致力于提高中国病人对创新药品的可得性,解决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同时,他也是非盈利组织硅谷破蛋计划(现LEAP Initiative)核心成员,旨在链接中美两地医疗领域科学家、投资人和创业者精英,希望通过沟通促进有利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变革产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两年的斯坦福商学院学生生涯划上了句号。除了对朝夕相处的同学和对秀丽如画的校园的依依不舍,我最大的感触是,在斯坦福商学院渡过的700多个日子里,我学会了如何了解自己,更有勇气追寻我的健康中国梦。

寻梦

在MBA的学生群体当中,我有很多特别的标签。我是国际学生,也是一名3岁孩子的家长;我是没有商学背景的科研人员,同时我也在咨询公司、投资机构和制药企业等不同岗位工作过。其中,有一个标签让我觉得很自豪,那就是我的经历始终围绕医疗行业,我是一名在中国工作的医疗专业人士。

选择医疗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小时候的一场大病让我与死神擦肩而过,是医院急救室的医生妙手回春,将我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除了佩服医生的医术,我更痴迷于医生使用的武器–药品。名医还需良药,从此我对药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我18岁进入北京大学的那一年,每一个中国人都在“非典”的笼罩下惶惶不安,全国乃至全球前线医护人员都在不分日夜与SARS病毒斗争甚至牺牲。当我大声念出希波克拉底宣言成为医学生的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医学生那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崇高的自豪感。大学期间,我逐渐发现治疗各种重大疾病的药品绝大多数是进口药品,并且价格是一般百姓难以承担的。因病致贫甚至用不起药的故事不断发生在我的朋友和亲人中间,由此,让百姓享受到医学进步的成果,用有效低价的药品挽救他们无价的生命,最终实现医疗普惠便成了我为之追求的理想。

摄于牛津大学Jeremy Robertson 教授实验室

追梦

关于如何实现医疗普惠,我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制造药品,我在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协助发起大规模赠药活动;我在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了解中国的药品定价体制,我在投资机构寻找能和国外药企效果媲美的国产低价药品。为了进一步寻找创新的商业模式改变当前的医疗现状,我来到了斯坦福商学院,成为了那5%的幸运儿。

摄于北京仁和药房“安心必达”慈善网点

斯坦福所在的硅谷是医疗创新的绝佳土壤。在这里,我聆听了商学院和医学院的教授们对美国医疗体制和创业创新的探讨;在这里,我结识了美国医疗界的朋友并发起运营了链接华人科学家、投资界和医疗创业人士的NGO;在这里,我向世界上最领先的高科技公司(苹果、谷歌、腾讯等)学习科技如何赋能医疗;也是在这里,我有机会向最出色的医疗企业家请教医疗普惠之道。其中,爱医传递CEO Hope Lewis女士有关医疗可及性的理念深深启发着我,诠释了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摄于美国硅谷,与爱医传递创始人Hope Lewis女士合影

在斯坦福,创业是学生每天讨论的主题。在众多的创业课中,Biodesign是斯坦福著名的跨学科医疗创业课,来自商学、医学和工程学的学生们需要针对在临床发现的痛点挖掘商业机会并且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参与这门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创业的不易:从市场调研寻找“product-market fit”, 到产品原型的诞生和迭代,再到团队士气和凝聚力,直到最后产品上市前的专利保护、推广和销售。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便会与商业成功失之交臂。让我特别感激的一点是,斯坦福能够营造足够贴近真实但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探索创业之道,我想这也是斯坦福的独特之处。

摄于美国硅谷,医疗创业NGO团队

知识本土化是我未来的一个挑战。在斯坦福,我学习的案例和商业讨论大多数聚焦于美国市场。回到中国之后,如何将所学知识根据中国情况进行实际应用甚至创新,而并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是我未来需要注意的关键课题。面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医疗体制,和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唯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和因地制宜的实际应用,才有可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发挥最大的影响。

筑梦

两年的商学教育在一点一滴地影响和改变着我的思维和处事方式。除了学习如何看懂财务报表,搭建财务模型;我更多的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建立深度联系,以及探索未知和不确定。我会记得我最喜爱的老师Joel Peterson 的一句话:“让人后悔的往往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没有去尝试做什么。想想自己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对你什么是成功并且你将会做的选择。”我非常自豪选择加入一家解决中国公共疾病领域挑战的初创公司腾盛博药。这家初创公司将以创新的方式提升创新药品的可及性,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普惠目标。

摄于中国北京腾盛博药全球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揭牌仪式,与腾盛博药CEO洪志博士合影

中国有着世界上的五分之一的人口,生老病死也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我很荣幸处在中国医疗格局快速变化的时代,同时也很荣幸会成为推动中国医疗发展的一份子。每当我想到未来中国有更多有效、创新、低价的药品使百姓受益,我便觉得深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