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专访 | 智囊团创始人王宣懿:愿更多女性勇敢选择,追求自我
王宣懿 Yolanda Wang,职业女性社群智囊团联合创始人,2014年BBC全球100女性,壹基金自媒体公益大使、领英中国专栏作家、简书杰出青年作家、斯坦福“点燃”-北京培训项目2017届学员及奖学金获得者。
王宣懿 Yolanda Wang, 毕业于瑞士凯撒里兹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国际酒店管理专业, 曾任职于美国希尔顿集团及法国雅高集团。她于2015年离开酒店管理行业后,加入去哪儿网,担任负责海外业务的战略高级经理。随后,她又加入了如火如荼的教育行业,担任一家创业公司战略运营的总负责人。2013年底,她在忙碌正业的同时,又和几个朋友一同创立了职业女性社群-智囊团。社群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聚集了几百个志愿者、组织者和投稿人,也汇集了近10万的订阅者。
最近,我们对Yolanda进行了一次专访,请她与大家谈谈创立职业女性社群的心路历程,以及参加斯坦福“点燃”培训项目的收获和感受。
Q: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领域进行创业?
A:我在利用业余时间运营社群的6年时间里,曾经先后采访了100多位职场中高管,组织了大大小小超过2000人参加的女性领导力活动,接到了上千封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女性写的信。这些信息和经历,不断地刷新着我对中国女性、中国教育的认知,也在不断地重组我自己该做点什么的想法。
2015年年底,我加入了果壳网旗下的在行平台,担任行家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当时很偶然的选择了回答职业方面的问题。没想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近500个职场人咨询职业问题,大多数都是女性。她们反馈出来的不自信、迷茫、职业瓶颈问题和我在运营社群时收到的问题很类似。
每天浸泡在这些问题里,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我听了这么多人的问题,难道我只是听,却不做任何事情吗?特别是每次遇到了有相似问题的人,我总是想,如果我早点发出一些声音,也许会避免很多人在职业道路上的问题。事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择业的角度可以看出很多人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这些深入的问题又映射出女性的成长过程。
特别是每当我的用户和读者给我反馈,从我们平台读到的故事对她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我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的志愿者勇敢地放弃了自己不喜欢的法律专业,投身时尚圈,成为时尚杂志的编辑。一个读者写信说她辞去了已工作7年的银行职位,准备前往英国读书。她没想到自己在三十岁的时候,还能如此坚定地做出这样大胆的选择。这些故事,不断地告诉我,我在做的事情对我们读者和用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不想停下来再等待。
终于在2017年7月,我彻底离开了奋斗两年的公司,也放弃了我新接到的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邀请。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这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所以,有一天,我突然就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说:我不想去上班了!我可能还是要做我自己的事情。也并没有解释太多原因。令我非常惊讶和意外的是,他很支持我。可能是我当时的态度非常坚决吧。我知道,我的那份“工作”可能任何人都能做,但是这份“副业”可能只有我能做!
2015年三月,智囊团职业女性论坛男嘉宾专场。
Q:创业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过去两年里在创业公司带着团队一起创业的经历,让我彻底地褪去了过去那种对未知事物习惯性恐惧的做事心态,变成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做事风格。
目前我在创业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男同胞参与活动的比例太少。虽然我们的目标是解决女性的职场问题,却并不意味着只和女性在一起。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和男性的同事、领导去交流,获取多元信息,才能更加综合、客观的处理问题。但是一提到“女性”二字,男同胞的参与还是比较少的。而女性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也是“单打独斗”,缺乏合作精神,包括在职场中和在婚姻里。所以伴侣的支持、男性领导的支持是可以有力的解决很多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挑战的。另外,如果有某个现有的职场咨询机构,针对女性细分出一个板块,就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当然,我们的业务还在不断的摸索中。
现在我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越来越有自信。因为经过这几年与用户的接触,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职业女性的职场问题信息,以及对解决方案的实验,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只是因为目前的业务形式,很难去scale,所以未来我们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来解决问题,不用再担心高额的人力成本。
最近有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是,我们即将和中国拥有800万粉丝的第一大自媒体一起合作打造一款职业女性的课程。我非常开心,职业女性的问题终于开始被社会高度重视了。这也说明了对女性的发展关注,是一个巨大的趋势。
Q:您对于现在准备创业的人有什么建议?
A:从2015年开始,就不断有人找我投资或者合伙。2015年正是中国创业风潮的一个高峰点,当时我身边基本上80%的朋友都在创业。所以如果你不创业,反而会显得很奇怪、很懦弱。但是在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非常冷静地去求职,没有发起任何项目。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单一行业的从业经历以及外企舒适的环境,让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见识和积累。所以我需要扎扎实实的去积累实战经验。
我的父亲就是一位持续创业者。看到他30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我深知创业不是一挥杆子,铺张桌子就可以成功的事情,而是需要很大的决心,也需要很多的准备。我父亲常说“如果想开餐厅,就应该先去当一段时间服务员。” 创业不是靠风潮推动,当你准备好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并没有所谓的“机遇错过就不再来”。这是我的理解。
参加完“点燃”项目,我并没有盲目的去融资。做一件事情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我需要知道哪种是最适合自己的,不一定就非得走大多数人都走的路。我身边有很多创业失败的人,他们的经历非常可贵。但是我也认识很多人,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希望自己能够考虑清楚。其实,人生也不一定非要创业开公司,才算是实现了自我价值。如果你能把一生看得很清楚,也知道你最想实现的事情的价值观,你就不会太迷茫和焦虑于眼前别人的选择对你的影响。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要盲目地为了创业而创业。斯坦福校友龙宇曾在年初的聚会上说过,“我始终觉得你们不一定要创业,选一个好的赛道,去做到极致,也是一样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创业风潮涌动的今天,还有人会如此冷静的给予后辈诚恳的建议。
2017年“点燃”项目毕业典礼
Q:参加“点燃”项目的收获或印象深刻的事情?
A: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很多,不管是这段经历还是一些未知的变化、无形的巨大的人际网络。我参加这个项目,也是一波三折,很多次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我没想到自己的项目能一路走到最后。
在起初参加项目的时候,我总是担心自己说不清楚,因为那时候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通过和大家的交流,让我深深的意识到,每个人都在帮助我打开一条思路。我之前的想法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而自己却还不知道,只是在挣扎。
随着项目的推进,更多人的思想加入进来,也让我发觉,你始终是那个唯一的决策者和掌舵人。因为只有你最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别人的想法都不能代替和代表你内心的真正想法。而找到初心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很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初心会隐藏起来,需要通过反复的思考、回顾、反思、自问,才会慢慢找到让你当初决定上路的原动力。
项目期间的每一节课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2017年这届“点燃”项目的同学都非常优秀,我很荣幸和他们成为同学。每一节课上都是思想的碰撞,那种又回到学校课堂的开放式讨论让我非常享受。
就在昨天,我还和朋友说起,我上了这么多年学,可以说是“走神专家”。从小学到大学,我就没有一节课认真听讲超过15分钟,经常都在走神想自己的事情。很多年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问题少年。但是参加斯坦福“点燃”项目的课程,我可以负责的说,90%的课我都听的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我的笔记本被我写的满满的,在课上经常发言,每次看案例都看到半夜。有一次同学甚至开玩笑说,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帮个忙,明天坐在Yolanda旁边,阻止她按回答问题的那个铃,她上课太能按铃了。
“点燃”项目final前夜的小组备战不眠夜
除了上课以外,我们的每一周都是一次非常完美的聚会、学习加派对,和同届的学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经常聚会。因为大家都很优秀,每次见面都可以交换很多有效的信息和机会。还有就是斯坦福令人无法想象的丰富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资源和机会。这点我非常感动。虽然只是短期的培训项目,学校却并没有把我们另眼相看,而是与那些学习了几年的学生一样被尊重和友好的对待。
最后,我非常想说,老师们真的是我这次经历最难以忘怀的点。每一个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很多真挚的深思熟虑的建议。虽然感谢老师总是显得那么的老套,但是我真的很感激斯坦福北京中心的王柳和Frank,以及Joe还有Jennifer。还有,我的项目最后也得到了硅谷著名投资人童士豪先生的鼓励,这点我完全没有想到,也是让我努力坚持下去的力量。
Q:你读过最好的商业书籍是什么?
A:《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书,非常实用,看完之后可以马上就应用到生活中。最近看的耐克创始人写的《鞋狗》,和Elon Musk的传记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任何一个杰出的作品和企业,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直辉煌。耐克这样知名的企业,只是在一个地下室起家,后来又在一个很破的办公室里持续了很多年。马斯克在创业的前期和弟弟就住在办公室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所以,当我们刚起步的时候,不要被一些形式上的挫折打败,也不要因为暂时没有挣到钱,就觉得自己的事业是不值得做的。这些故事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坚持自我。
智囊团职业女性2.0活动现场
Q:你希望自己能够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
A:因为是女生,我们总是被告知,不需要那么努力。但是我希望,更多的女性能够勇敢地选择一条自我定义的人生道路,而不再被社会、家庭所束缚,仅仅成为别人眼中应该成为的样子。这点很重要。所以,我希望我所做的事情以及我本人,能够不断地提供这样的力量。
我也曾经很多次想过放弃。因为当你做了一点事情之后,总是会有更多的质疑声出现。如果仅仅因为质疑声,就放弃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那说明我本身是希望获得赞许,而不是去做我认可的事情。这里我希望可以引用耐克公司创始人菲尔纳特的话:“一定要追寻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冲动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寻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耐疲惫,每一次失误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