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专访 | 心知天气创始人吴飞:做中国的 The Weather Company
吴飞 Felix Wu,200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曾在微软亚洲工程院及美国微软总部拥有多年工作经验,资深产品经理。2015年底,随着中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市场正式开放,他从微软辞职回国创业。
最近,我们有机会采访了吴飞,听他谈谈商业气象服务在中国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去年参加斯坦福“点燃”培训项目的收获和感受。
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底正式回国创业之前,我其实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打磨和迭代心知天气这个产品,也逐步积累了一些早期的企业客户。尤其是在美国微软总部工作期间,我看到了美国成熟的商业气象服务在零售、能源、农业、交通、保险等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以及新兴气象创业公司的不断涌现。
随后,我又有幸结识了包括NASA气象顾问在内的多位美国科研机构、高校和商业公司的气象专家们,进一步学习了美国商业气象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同时也感受到了中美两国在这个领域的巨大差距。
2015年6月,中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市场正式开放,政府开始允许和鼓励私营公司和资本进入这个领域。我由于拥有了之前的积累,看到了中美之间的差距,又遇到了中国政策开放的好时机,终于决定回国创业。
您对中国商业气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中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市场,可以大致分为传统气象服务市场和新兴气象服务市场。
传统气象服务市场包括了能源、航空和政府机构等。这些行业因为对于气象服务是刚需,因此各企业很早就开始组建自己的气象服务团队,也是政策开放之前国内气象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去处。这部分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进入的门槛也比较高。
而新兴气象服务市场包括了零售供应链、交通物流、金融保险、农林牧渔等行业。这部分市场相对开放,也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正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和数据驱动,来实现从粗放增长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型。商业气象服务对这些行业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新兴市场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大量的客户需要教育,同时我们也还需要时间来打磨成功案例,才能找到最好的市场切入点和增长点。
我希望心知天气在未来能够成为数据与商业场景之间的桥梁,打通从数据到产品再到商业的整个闭环,通过创新的数据和商业智能产品,帮助中国企业优化决策、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您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困难是什么?
这个问题,从创业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很难。如今,找人和招人大概还会占用我一半的工作时间。因为我们对于人才的要求很高,所以每一位加入心知的小伙伴都是非常优秀的。以这样的高标准来组建团队自然非常的困难。
我们的公司在北京,这里云集了全国最好的大企业和大量的创业公司。因此,我们要和众多的优秀企业竞争优秀人才。而这些优秀人才的选择往往很多,机会成本也比较高,加入我们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的可能性。作为一个还没有品牌知名度的初创公司,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沟通,让别人知道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了找到最优秀的人才,我很多时候都是一聊就四五个小时;曾经当天从北京往返深圳,就是为了见候选人一面;也曾经持续一年多和候选人保持联系,寻找合适的合作机会。我相信事在人为,找对了人,才能做对事。
您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您对正在或是打算创业的⼈有什么样的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你常常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很多缺点和不足。只有坦诚和真实地面对自己,才能够拥有让自己成长的最大勇气和自信。对待别人也是一样,无论是面对合伙人、团队成员、客户、投资人或是合作伙伴,坦诚和真实都是建立信任的最好方法,没有其他捷径和套路。
对于正在或者打算创业的小伙伴,我的建议就是三个关键词:坚持、乐观、理性。
您觉得参加“点燃”项目对您的创业有什么帮助吗?
第一点是,帮助我系统地学习了商业与创业的理论知识,比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企业运营、商业模式等课程。对于我这个工科背景的创业者来说,都是第一次系统化的学习。还有配合课程的各种案例,也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常常能和自己的创业经历找到共鸣。
第二点是,结识了一群有理想有能力的小伙伴和来自斯坦福的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课程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现在依然经常聚会交流。毕业这么多年以后,还能遇到一群以老师同学相称的朋友,感觉特别难得。
第三点是,我在课程中有幸结识了金沙江创投的创始人Richard和合伙人Yutong。最终他们也成为了我们公司的投资人。
您觉得“点燃”项⽬的哪个部分令您印象最深刻?
“点燃”课程带着我们完成了从头脑风暴、方向确立、痛点梳理、市场验证、商业模式到展示路演的完整过程,最后还请来了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的投资人来进行点评。这种经历对于每个创业者和准创业者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您读过最好的商业类书籍是什么?
您希望⾃⼰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
从那时候到现在,几乎我的每一个人生选择都是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从中学时代开始尝试软件开发和艺术设计,到大学时代带领学生社团为全校师生开发网络服务产品,到毕业后加入中国航天帮助实现信息化的从0到1,再到加入微软设计面向全球用户的Office产品,直到现在回国创业。每个选择的背后,都是希望能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我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面镜子,在这个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存在。而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这就是我的镜子。